相关主题景区

根据您选择的标签主题,智联文脉通过AI分类推荐系统为您智能推荐您可能感兴趣的景区
北戴河鸽子窝

  鸽子窝公园由于地层断裂所形成的临海悬崖上,有一巨石,形似雄鹰屹立,故名鹰角石。该石高20余米,过去常有成群鸽子朝暮相聚或窝于石缝之中,故名鸽子窝。1937年在海边石崖顶端修一凉亭,取名鹰角亭,1983年胡厥文副委员长为此亭题《鹰角亭》牌匾。石柱琉璃瓦,古朴、大方,为民国26年(1937年)"公益会"修建。接鹰角亭,沿西南走向,是一座两端分别由四角亭和敞亭连接的望海长廊。其造型吸收了北京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长廊典雅大方之特点,在设计上采用了透景、借景的方法,与周围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该长廊长50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 公园最为吸引人之处就是观日出,观日出的最佳地点是在赤土河口东西向石英脉的大断裂带的鹰角石上,日出时,万籁俱寂,水天相连,色彩变幻;红日涌出一霎,水上水下红日相接,瞬间跃出水面,霞光、阳光洒满山峦沙滩,犹如覆盖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幕。每到旅游季节,游客们便早早地来到这里,一睹海上磅礴壮观的日出景象。

北京月坛公园

月坛是中国古代祭月的场所,又称“夕月坛”。早在周代,即已有天子春天祭日、秋天祭月之制。目前仅存的月坛地处北京城西,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清代重修,是北京九坛八庙之一,到民国初年废弃。一般称“月坛”即指此地。明清北京月坛在今北京市西城区的南礼士路以西,月坛北街以南,与其南部的仿古园林组成月坛公园。在明清文献中提及的坛内主要建筑,除祭坛坛台和内坛坛墙被拆毁外,其余如钟楼、天门、具服殿、神库等古建筑尚存。 解放后,政府加强了对月坛的保护与建设,并于1955年将其辟为公园,以供人们休息娱乐。经多年营建后,月坛公园的面积大为扩展。整个公园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园以红砖绿瓦的古建筑和规则式的道路为特征,这里也就是明清时期的月坛。南园是新辟的游览区,以山石水池、迂回曲折的园路,组成一个自然山水园的格局。其设计建造以“月”为主题,园之名也取为“邀月园”。邀月园中部有一组小院,取“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之意而名“天香院”。天香院南侧天阔的草坪上,有数只玉兔,与天香院。2006年5月25日,月坛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金汤桥会师公园

  国家2a级旅游景区,是为纪念平津战役胜利会师而兴建的主题公园。金汤桥是具有文物价值和历史纪念意义的桥梁,始建于1906年。在平津战役中,解放军在金汤桥上会师,故其成为象征天津解放的标志性建筑。为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在金汤桥经过整修并恢复开启功能后,又在该桥东西两岸兴建了主题性公园,取名会师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