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主题景区
辛格韦德利国家公园
辛格韦德利国家公园 (Thingvellir) 是一座国家公园,冰岛议会 (Althing) 是代表整个冰岛人民的露天议会,于 930 年成立,并一直持续到 1798 年。每年有两周时间,议会制定法律(被视为自由人之间的契约)并解决争端。议会对冰岛人民具有深厚的历史和象征意义。该遗产包括辛格韦德利国家公园和议会本身的遗迹:大约 50 个用草皮和石头建造的摊位的碎片。据信,10 世纪的遗迹被埋在地下。该遗址还包括 18 世纪和 19 世纪的农业用途遗迹。公园展示了 1000 多年来土地的耕作方式。
洛尔施修道院和老明斯特
修道院及其宏伟的入口,著名的“托尔霍尔”,是加洛林王朝时期罕见的建筑遗迹。这一时期的雕塑和绘画至今仍保存完好。
瓦卢比利斯考古遗址
毛里塔尼亚首都建于公元前 3 世纪,成为罗马帝国的重要前哨,拥有许多精美的建筑。考古遗址位于肥沃的农业区,其中大量建筑遗迹尚存。后来,沃卢比利斯曾短暂成为伊德里斯王朝创始人伊德里斯一世的首都,伊德里斯一世埋葬在附近的穆莱伊德里斯。
叙利亚北部的古村落
叙利亚西北部八个公园内分布着约 40 个村庄,它们为古代晚期和拜占庭时期的乡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见证。这些村庄建于 1 世纪至 7 世纪,于 8 世纪至 10 世纪被废弃,其特色是保存完好的景观和民居、异教寺庙、教堂、蓄水池、浴室等建筑遗迹。村落的文化景观也是从罗马帝国的古代异教世界向拜占庭基督教过渡的重要例证。遗迹展示水力技术、防护墙和罗马农业地块规划进一步证明了当地居民对农业生产的掌握。
冈圭
宁斯丁斯村(Nans Dins)位于皇后夏洛特群岛(海达瓜依)西海岸的一个小岛上。房屋遗迹以及雕刻的墓葬和纪念柱展示了海达人的艺术和生活方式。该遗址纪念了海达人的生活文化及其与陆地和海洋的关系,并为他们口头传统的视觉呈现提供了关键。
广岛和平纪念馆(原爆圆顶)
广岛和平纪念馆(原子弹爆炸圆顶屋)是 1945 年 8 月 6 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地点唯一幸存的建筑。通过包括广岛市民在内的许多人的努力,这座建筑得以保存,与原子弹爆炸后一模一样。它不仅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具破坏力的力量的鲜明而有力的象征,还表达了对世界和平和最终消除所有核武器的希望。
帕福斯
帕福斯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就有人居住。这里是崇拜阿佛洛狄忒和前希腊生育神灵的中心。传说中阿佛洛狄忒的出生地就在这个岛上,公元前 12 世纪迈锡尼人在这里修建了她的神庙。别墅、宫殿、剧院、堡垒和陵墓的遗迹意味着该遗址具有非凡的建筑和历史价值。新帕福斯的马赛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马赛克之一。
卢瓦尔河畔苏利 (Sully-sur-Loire) 和沙洛讷 (Chalonnes) 之间的卢瓦尔河谷
卢瓦尔河谷是一处风景秀丽、文化丰富的地区,拥有历史悠久的城镇和村庄、伟大的建筑古迹(城堡)以及经过数百年人口与自然环境(主要是卢瓦尔河本身)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耕地。
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
北京中轴线南段居中道路是将精心布置的城市建筑群和公共空间连为一体的重要纽带,是明清两代国家礼仪活动的必经之路。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现已发现的遗址以物质实证真实地展现出明代以来南段居中道路的位置、走向、工程构造和不断传承沿用的历史,见证了北京中轴线延续至今的国家礼仪文化。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为若干处分布于正阳门至永定门的居中道路遗存,截至2022年底,自南向北由三处遗址构成。其中,永定门北侧石板道遗存位于永定门以北约100米处,石板道分布于路心两侧,展现出清代御道的铺设方法与形制;永定门内中轴历史道路遗存位于永定门以北约400米处,展现出明至现代不同历史阶段居中道路使用情况;珠市口南中轴道路排水沟渠遗址位于珠市口教堂南侧约5米,展现出清代居中道路两侧砖砌沟渠的位置与形制。永定门北侧石板道遗存为两段花岗岩条石铺砌的路面,东西两侧石板形制相同,以花岗岩材质的条状石板、或其断块铺砌,是清代石路铺面的物质实证永定门内中轴历史道路遗存呈现依次压的七条道路(L1-L7)遗存,鲁压的层级关系完整地展现出北京中轴线居中道路的修建与使用历史。其修建年代大致可分为:雍正七年(1729 年)以前(L7)、雍正七年(1729年)至民国时期(L6)、民国时期(L5)和现代(L1-L4)。珠市口南中轴道路排水沟渠遗址为沟壁砖砌,沟底平铺青砖,上盖石板,沟底青砖下满打地钉,展现出清代居中道路一侧排水设施的工程构造做法。北京中轴线南段居中道路是古代皇帝从宫城至南郊祭祀的必经之路。已发现的南段道路遗存表明,北京中轴线南段居中道路自明嘉靖时期以来一直沿用,在历史不同阶段均开展维护和修筑,是明清祭祀路线与礼仪活动的有形载体。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阳门至天地坛(天坛)、山川坛(先农坛)之间已有居中道路,为土路。雍正七年(1729年),天桥至永定门段改为石质,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御道石路两侧各辟土道宽二丈,并陆续将石路两侧的板沟改砌为砖沟,还在天坛、先农坛门前的石路两侧开辟六条沟渠,使得天桥至永定门段景观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嘉庆十八年(1813年),沟渠被填。20世纪初,道路被改为沥青混凝土路,原有清代石条被埋于地下,直到2004年被重新发现。2022年,考古发掘工作进一步发现了永定门内中轴历史道路遗存与珠市口南中轴道路排水沟渠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