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主题非物质文化
![...](/static/image/feiyi/img_北京/同仁堂中医药文化.jpg)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
北京同仁堂是中国传统医药中闻名遐迩的老字号,始建于1669年,至今已有337年历史。同仁堂从1723年开始“承办官药”直至1911年,在长达188年时间里,同仁堂遵照皇家挑选药材标准、恪守皇宫秘方和制药方法,形成一套严格的质量监督制度,同仁堂与清宫太医院、御药房之间有机的融合和影响,形成了同仁堂中药的特殊风格和传统知识。 同仁堂中医药文化集中体现在“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价值观,“炮炙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质量观和“讲信义,重人和”的经营理念,“童叟无欺,一视同仁”的职业道德,以及同仁堂的品牌和特有标记,《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和《同仁堂虔修诸门应症丸散膏丹总目》,同仁堂传统中药炮制技术,同仁堂的制药特色即传统中医药与宫廷制药的融合,概括为“处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 但是,受西方现代化的影响,同仁堂原有的传统中药炮制技术和制药特色面临着生存发展的困境,传统的制药方法受到束缚,独特的技术面临流失的风险。同仁堂为保护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做着不懈努力,并亟待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保护。
赫哲族伊玛堪
伊玛堪是中国东北部赫哲族人民世界观和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伊玛堪用赫哲语叙述,采用诗歌和散文的形式,由许多独立曲目组成,描述部落联盟与战争,包括赫哲族英雄战胜恶魔和入侵者的故事。这项口头传统强调对民族身份和领地完整性的保护,也保存了有关萨满仪式、捕鱼和狩猎的传统知识。伊玛堪表演者在没有乐器伴奏的情况下即兴创作故事,唱和说交替进行,并利用不同的旋律来表现不同的人物和情节。尽管现今有越来越多的外人可以成为伊玛堪学徒,但他们通常还是在部落和家庭内部以师徒传承的方式进行训练。由于赫哲族没有书写系统,所以伊玛堪在保护母语、宗教、信仰、传说和习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学校教育的规范化,赫哲人的母语已濒临消亡。目前,仅年长者能讲他们的母语。这种损失已成为伊玛堪口头传统宣传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如今仅有五位说唱大师能够表演曲目,数位资深的说唱艺人相继去世,年轻人远离家乡到城市就业,使得伊玛堪的传承实践状况加剧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