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主题非物质文化
相关主题景区
天津中山公园
天津中山公园所在地原为天津盐商张霖莹的思源庄。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中山公园建成,该公园北起大经路(今河北区中山路),南至金钟河(现今已被填平),东临昆纬路,西靠近北洋造币总厂,共占地90余亩,初名“劝业会场”。1912年(民国元年)更名为“天津公园”,不久又称为“河北公园”。在北伐成功后,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将公园改称为现名,并将原来公园北边的大经路改称为中山路至今。1919年(民国8年)6月9日,天津各界人士在中山公园举行大会,声援北京爱国学生的五四运动,要求取消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和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1936年(民国25年)天津被日本占领,公园又改称为“天津第二公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恢复中山公园的名称。
狼牙山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易县县城西南,由五坨三十六峰组成,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山势险峻,挺拔陡峭,犹如长短不齐的巨齿狼牙,故名“狼牙山”。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西北两面峭壁千仞,东南两面略为低缓,各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主峰,“阎王鼻子”、“小鬼脸”等险要之处仍需贴壁而过。登高远眺,群峰林立,峥嵘险峻,状似狼牙,涧浃之雾飘渺神奇莫测。 抗战期间,日军扫荡狼牙山,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八路军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等五人,激战5小时,打完最后一颗子弹,英勇跳崖。 1942年为纪念五壮士壮举,在狼牙山主峰棋盘陀建有五壮士纪念塔,1958年重建,聂荣臻元帅亲笔书写“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狼牙竞秀”为古燕都古景之一,素有“北方小黄山”之称。主要景观有红玛瑙溶洞,棋盘陀等,狼牙山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百家经典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伪满洲国领事馆旧址
原伪满洲国领事馆在五大道睦南道与新华路的交口处。原主人是大连永源轮船公司经理李学孟,1943年李学孟以每月伪币3000元的价格出租给伪满洲国作为驻津领事馆使用,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楼房墙体用疙瘩砖砌筑,外檐凹凸结合,努力在古板里找寻变化。楼内设有客厅、舞厅、餐厅、佛堂等,造型各异的壁炉平添几分妖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