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主题景区

根据您选择的标签主题,智联文脉通过AI分类推荐系统为您智能推荐您可能感兴趣的景区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

塞伦盖蒂平原广阔无垠,拥有 150 万公顷的稀树草原。每年,大批食草动物(角马、瞪羚和斑马)及其捕食者都会迁徙到固定水源,这是世界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自然现象之一。

帝王蝶生物圈保护区

生物圈面积达 56,259 公顷,位于墨西哥城西北约 100 公里的崎岖森林山脉中。每年秋天,数百万只甚至十亿只来自北美各地的蝴蝶会飞回这里,聚集在森林保护区的小块区域,将树木染成橙色,树枝在它们的共同重量下几乎被压弯。春天,这些蝴蝶开始为期 8 个月的迁徙,一路飞到加拿大东部再返回,在此期间,连续四代蝴蝶出生和死亡。它们如何找到返回越冬地点的路仍是一个谜。

青海可可西里

青海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这片广阔的高山和草原系统海拔超过 4,500 米,常年平均气温低于零度。该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超过三分之一的植物种类和所有食草哺乳动物都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该遗产保护着青藏高原特有的濒危大型哺乳动物之一藏羚羊的完整迁徙路线。

Aasivissuit – Nipisat. 冰与海之间的因纽特人狩猎场

该遗产位于西格陵兰岛中部的北极圈内,蕴藏着 4,200 年的人类历史遗迹。这是一个文化景观,见证了其创造者对陆地和海洋动物的狩猎、季节性迁徙以及与气候、航海和医学相关的丰富且保存完好的有形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遗产的特色包括大型冬季房屋和驯鹿狩猎证据,以及古因纽特人和因纽特文化的考古遗址。文化景观包括七个主要地点,从西部的尼皮萨特到东部冰盖附近的阿西维苏特。它见证了该地区人类文化的韧性及其季节性迁徙的传统。

中国黄海—渤海湾沿岸候鸟保护区(一期)

该遗产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潮间带泥滩系统。这些泥滩以及沼泽和浅滩都极其肥沃,是许多鱼类和甲壳类动物的生长区。黄海/渤海湾的潮间带对于使用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的许多候鸟物种的聚集具有全球重要性。大量鸟类,包括一些世界上最濒危的物种,都依赖海岸线作为中途停留地来换羽、休息、过冬或筑巢。

科尔奇克雨林和湿地

该遗址由七个组成部分组成,位于黑海东海岸暖温带和极湿的沿岸,长 80 公里。它们提供了一系列最典型的科尔奇生态系统,海拔从海平面到 2500 多米。主要生态系统是古老的科尔奇落叶雨林和湿地、渗滤沼泽和独特的科尔奇沼泽地区的其他沼泽类型。极湿的阔叶雨林包含高度多样化的动植物群,特有物种和残余物种的密度非常高,其中有大量全球濒危物种和残余物种,它们在第三纪的冰川周期中幸存下来。该遗址拥有约 1,100 种维管植物和非维管植物,包括 44 种濒危维管植物,近 500 种脊椎动物和大量无脊椎动物。该遗址还栖息着 19 种濒危动物,包括鲟鱼,尤其是极度濒危的秋水仙鲟。它是许多全球濒危鸟类迁徙途经巴统瓶颈的重要中途停留地。

斯雷巴纳自然保护区

斯雷巴纳自然保护区是一座淡水湖,毗邻多瑙河,面积超过 600 公顷。这里是近 100 种鸟类的繁殖地,其中许多是稀有或濒临灭绝的鸟类。每年冬天,约有 80 种其他鸟类迁徙并在此避难。最有趣的鸟类包括卷羽鹈鹕、大白鹭、夜鹭、紫鹭、彩鹮和白琵鹭。

希纳利格人文化景观和移牧路线

这片文化景观包括阿塞拜疆北部的希纳利格(Khinalig)高山村庄、大高加索山脉中的高海拔夏季牧场和梯田、阿塞拜疆中部的低地平原冬季牧场,以及连接这些地区的长达200公里季节性移牧路线(Köç Yolu)。希纳利格村是半游牧的希纳利格人的家园,他们保留着古老的长距离垂直移牧,其文化和生活方式随夏季和冬季牧场之间的季节性迁徙而变。古道、临时牧场、扎营地、墓地、清真寺组成有机发展的网络,展示了与极端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可持续生态社会系统。

塔西里·恩·阿杰尔

该遗址位于一个地质学意义重大的奇特月球景观中,拥有世界上最重要的史前洞穴艺术群。超过 15,000 幅图画和版画记录了气候变化、动物迁徙和人类生命的进化撒哈拉沙漠边缘的岩石群,从公元前 6000 年到现代的最初几个世纪,一直延续至今。这里的地质构造风景秀丽,侵蚀的砂岩形成了“岩石森林”。

图尔卡纳湖国家公园

图尔卡纳湖是非洲盐度最高的大型湖泊,是研究植物和动物群落的绝佳实验室。三座国家公园是迁徙水禽的中途停留地,也是尼罗河鳄鱼、河马和各种毒蛇的主要繁殖地。库比福拉沉积物富含哺乳动物、软体动物和其他化石遗骸,对了解古环境的贡献比非洲大陆上的任何其他地点都要大。

南大港湿地

  南大港湿地海拔最高处5.4米,最低处2.9米,分为泻湖洼地、浅槽型洼地、岗地和高平地等,90%的植被为芦苇。环港林木10米宽、30公里长,计6万多株。这里是候鸟南北迁徙带与东西迁徙带的交汇点,据观察统计,已发现有168种鸟类,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白鹤、白头鹤、白鹳,中华秋沙鸨、大鸨等,这里每年都会看到大批白天鹅到这里栖息。为了保护水库内芦苇植被、鱼类、鸟类和港坡动物,沿港内还开挖了一条6米宽、4米深的环港水渠,以保证季节性蓄水和调节区域内水容量。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内,视野辽阔,盛夏时节,满目青翠,空气清新,使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