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主题非物质文化
传统香制作技艺(药香制作技艺)
药香古法制作技艺属于传统制作工艺,一板一眼皆为传统手作。在呼和浩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药香制作技艺传习基地,青烟缭绕,丝丝缕缕的药香弥漫其中,别有一番韵味。 分放在容器中的多种不同中药香泥原料,经过香艺师的揉搓、入模、按压、刷油等步骤,散发出神秘而幽远的香味,功效各异的药香制作在香艺师的演示下,让人观之悦目,嗅之神清。 药香制作技艺,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传承。据内蒙古阿拉善南寺的历史记载,它源自1300多年的藏传寺院古药香,其传入蒙古草原的历史可考证至1785年,该“密宝古香”的制作技艺与香方由一位藏传佛教高僧带入腾格里沙漠,在草原“安家落户”。随着岁月的更迭,当地的传承人以此技艺香方为基础,结合当地的祭祀习俗,融合了汉、蒙、藏、满文化,不仅将这款千年藏香逐渐发扬光大,还在内蒙古地区世代相传了下来。
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
呼麦是蒙古族人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独一无二的。呼麦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呼伦贝尔草原及呼和浩特市等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一带的蒙古族居住地、蒙古国、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等地区和国家也能听到这种方式的歌唱。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歌唱形式,呼麦是蒙古族人杰出的创造。它传达着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宇宙和世界万物深层的哲学思考和体悟,表达了蒙古民族追求和谐生存发展的理念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相关主题景区
塞罕坝
塞罕坝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接处,地貌上界于内蒙古熔岩高原和冀北山地之间,主要是高原台地;东西长51.46千米,南北宽17.84千米,区域海拔高度1500-1939.6米,面积20029公顷。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在辽、金时期称作“千里松林”, 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 主要景点: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七星湖、泰丰湖、月亮湖、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等。
京北第一草原
京北第一草原位于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西北部,它是距北京最近的天然草原,也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总面积1100平方公里,核心面积350平方公里。集国家4A景区、省级优秀度假区、河北魅力景区、河北最美三十景等六项桂冠于一身,成为京津市民夏季避暑休闲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 这里风景美丽绝伦,分明的四季呈现了四幅美丽的画卷。由于海拔很高,草原春天总会来的晚些,野草的嫩绿和樱花的绯红代表了一切新生的事物,给人一种生机盎然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