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山歌

江西
🎧  听介绍

宜丰山歌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宋时,它源自宜丰籍音乐家彭几的《乐律》,另据《盐乘・礼俗志》谷雨后至立夏,秧针出水,以次栽植,农夫歌声四起,唱和为乐。说明当时山歌在县人中较为流行。宜丰的民歌,因地理环境不同,形式也各异。县境西北黄岗、车上、潭山、花桥、双峰等山区,盛行山歌。特点是粗犷、豪放、用客家语清唱,其样式较多。最流行的是“老妹歌”,多由男女一唱一和,内容以歌唱爱情为主,应用比兴手法。而县城、桥西、新昌(原敖桥)、澄塘、棠浦、石市等丘陵地区则流行小调,其特点婉约,缠绵。

宜丰山歌的表演形式和特点:一、节庆时的设场演唱;二、街市游唱;三、伴随农事即兴演唱;四、独唱与对唱兼并;五、无乐演唱与配乐演唱。

宜丰山歌现面临失传的危险,原因如下:1、能唱山歌的人已很少有了,且大多数为50岁以上的人;2、受现代歌舞的冲击,几乎没有人愿学,愿唱;3、传承的原生态环境已基本灭失。(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关联的非物质文化

关联的中国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