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琴传统音乐
蒙古
🎧 听介绍
马头琴是两弦琴,在蒙古游牧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三、十四世纪蒙古帝国时期的书面资料证实,弦乐器上装饰着马头。马头琴的意义不仅限于它作为一种乐器的功能,因为它传统上是蒙古游牧民族仪式和日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马头琴的设计与最重要的马崇拜密切相关。马头琴的空心梯形琴身连接在一个长长的无品琴颈上,琴颈末端雕刻着一个马头。在马头下方,两个调音栓从琴颈两侧伸出,就像耳朵一样。琴板覆盖着动物皮,琴弦和琴弓由马毛制成。该乐器的特色声音是通过在两根琴弦上滑动或敲击琴弓产生的。常见的技巧包括右手多次敲击和各种左手指法。马头琴主要以独奏形式演奏,但有时也伴奏舞蹈、长歌(urtiin duu)、神话故事、仪式和与马有关的日常任务。时至今日,马头琴曲目中仍保留着一些专门用于驯服动物的曲调(tatlaga)。由于马头琴同时具有主音和泛音,因此很难用标准乐谱来记录马头琴音乐。马头琴通过师傅口口相传,代代相传。在过去四十年中,大多数蒙古人都定居在远离马头琴历史和精神背景的城镇中心。此外,乐器的调音通常根据舞台表演的技术要求进行调整,导致声音更高更响,从而抹去了许多音色的细微差别。幸运的是,蒙古南部幸存的游牧社区成功地保留了马头琴演奏的许多方面以及相关的仪式和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