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扬皮影偶戏

印度尼西亚
🎧  听介绍

这种古老的讲故事形式以精致的木偶和复杂的音乐风格而闻名,起源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十个世纪以来,皮影戏在爪哇和巴厘岛的皇家宫廷以及农村地区盛行。皮影戏已传播到其他岛屿(龙目岛、马都拉岛、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这些岛屿发展出了各种当地表演风格和音乐伴奏。虽然这些精心手工制作的木偶在尺寸、形状和风格上各不相同,但主要有两种类型:三维木偶(wayang klitik 或 golèk)和扁平皮革皮影戏(wayang kulit),投射在从后面照亮的屏幕前。这两种类型都以服装、面部特征和关节部位为特征。木偶大师(dalang)通过附在木偶上的细棍操纵旋转的手臂。歌手和音乐家用青铜乐器和甘美兰鼓演奏复杂的旋律。过去,木偶戏演员被视为有教养的文学专家,通过他们的艺术传递道德和审美价值观。代表“普通人”的喜剧人物的言行成为批评敏感的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载体,人们认为这一特殊角色可能有助于皮影戏在几个世纪中幸存下来。皮影戏故事借用了土著神话、印度史诗中的人物和波斯故事中的英雄。剧目和表演技巧在木偶戏演员、音乐家和木偶制作者的家族中口头传承。木偶戏大师需要记住大量的故事,并以诙谐和富有创意的方式背诵古老的叙事段落和诗歌。皮影戏仍然很受欢迎。然而,为了成功地与视频、电视或卡拉 OK 等现代形式的消遣方式竞争,表演者往往会以牺牲故事情节为代价来强调喜剧场景,并用流行曲调代替音乐伴奏,导致一些特色的丧失。

关联的非物质文化

关联的中国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