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春 / 望川 / 望港仪式:维持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

中国、马来西亚
🎧  听介绍

翁春仪式及相关习俗源于民间对翁亚的崇拜,人们相信翁亚能保护人民和土地免受灾难。翁春仪式起源于 15 至 17 世纪间的中国闽南地区,目前主要集中在厦门湾和泉州湾沿海地区以及马来西亚马六甲的华人社区。那些在海上丧生的人被视为“好兄弟”,他们将成为孤独的流浪灵魂。仪式开始时,人们聚集在海边,欢迎翁亚来到寺庙或宗祠,同时竖起灯柱,召唤“好兄弟”并拯救他们脱离痛苦。人们以这种方式庆祝翁春仪式,将其视为“行善”。表演者带领游行队伍,为翁亚的驳船(木制或纸制模型)开辟道路。这些表演包括高甲戏和歌仔戏、各种舞蹈(包括舞龙舞狮)、木偶戏等。这些元素唤起了人们对祖先远航的历史记忆,在遭遇沉船等紧急情况时重塑了社会联系,并赞扬了人与海洋的和谐。它还见证了社区之间的跨文化对话。

关联的非物质文化

关联的中国景区

关联的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