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形成的时间知识与实践

中国
🎧  听介绍

古人把太阳一年的圆周运动分为二十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特定的“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其制定标准是通过观察该地区的季节变化、天文和其他自然现象而形成的,并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止于大寒,循环往复。二十四节气代代相传,传统上用作指导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时间表。二十四节气对农民来说仍然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作用。二十四节气已融入公历,在中国被广泛使用,并为许多民族所共享。中国的一些仪式和节日与二十四节气密切相关,例如壮族的初霜节和九华的立春祭。二十四节气也出现在童谣、歌谣和谚语中。这项遗产的这些不同功能增强了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并维持了它对社区文化认同的贡献。有关这项遗产的知识通过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手段传播。

关联的非物质文化

关联的中国景区

关联的世界文化遗产